,说与了另外四人,“这次的赏赐诏书,我打算将赏赐群臣写在赠礼瀚海使团之前。你们觉得如何?”
孙玉林首先提出了反对意见,“大燕讲究待客至诚,如何能将瀚海使团放在群臣之后?”
“你不懂就少说两句!”李乾桉直接怼了孙玉林一句。
在场人中,也就只有孙玉林还没有领会到黎池此举的深意了。
“好……”孙玉林委委屈屈地闭嘴了。他知道自己脑子里,没长得像其他人那么多弯弯绕,而探花朋友(对他)虽说话不好听,却是没有坏心的。
李乾桉虽怼了孙玉林,却也是有一些同意他的观点的,“虽明白和周你的用意,可如此是不是有些不妥?”
然后,明晟提出了一种两全之法,“朝中重臣为大燕鞠躬尽瘁,夙夜难寐,劳苦功高。不若将三品及之上的朝中重臣赏赐放在前面,瀚海使团赠礼放在其后,之后再赏赐四品及以下朝臣?”
黎池沉吟着,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明晟的建议。
钟离书难得反驳了明晟的话,“既要压制瀚海使团气焰,那就做得彻底些。做了又掩饰,缩头缩尾的算什么?况且朝中重臣劳苦功高,四品及以下朝臣就无用了?我支持和周的看法。”
黎池本就是这样打算的,既做了就要做得彻底。而且若是如明晟所说,将朝臣以品阶高低从中间断开,再插入瀚海使团,不仅没充分起到压制瀚海使团的效果,还得罪了朝中四品及以下朝臣。
意见无法达成一致,黎池就又想了一个办法,“不如这样,我们草写两份:一份将瀚海使团赠礼放在赏赐群臣之后,另一份则反之。至于最后要用哪份,全由圣上本人圣裁。”
“好!这可行。”其他人纷纷赞同。
至于能否两份都递到皇帝案头,若是王掌院只选了其中一份递上去呢?这不是值得担心的问题。
最后,草写翰林使团赠礼在前的诏书,由黎池执笔。另一份则交由李乾桉,让他与孙玉林两人共同去斟酌着草写。
黎池坐在办公间的书案之后,花费半天时间斟酌用词,期间删改数十次,最后才草写好赏赐诏书的开头几句。为将赏赐群臣放在瀚海使团赠礼的行为,找足了理由。
虽然都知道这之中的深意,却因粉饰得足够好,而无法让人抓住把柄,这也是黎池所擅长的。他毕竟是在用语稍有歧义,就可能引发一场舆论危机的时代历练过来的。
在中秋节前两天,黎池将他们草写出的两份赏赐顺序不同的诏书,拿给了王掌院。
王掌院拿回去,仔细地看过又品过之后,暗叹:这黎和周果真是既面面俱到,却又不失蓬勃锐气。
贞文帝最后会用哪份还未定,这要等中秋宴上才会揭晓。不过黎池他们已经放下这件事,开始为中秋宴做准备了。
因为此次中秋宴办成了家宴与国宴的同贺之宴,京中群臣皆可出席,所以黎池他们这些小虾米也得以进宫赴宴。
……
此次中秋宴由主管外廷宴会和祭祀的光禄寺,与主管内廷宴会和祭祀的内务府,通力合作筹备。
八月十五那天,从未时中(下午两点)就开始摆设宴席用度。
乾清宫内宝座前设御宴桌张,殿内再设皇子和驸马,以及一二三品文武大臣和瀚海国使臣宴桌。乾清宫外,殿前檐下东西两侧,丹陛御道两侧及殿前广场御道两侧,亦根据参宴人数摆设宴桌。
申时初,文武百官和瀚海使团集于午门外,黎池也身着朝服混在百官尾部,与翰林院的众多翰林官站在一起。
申时中,鸿胪寺官开始引瀚海使团入内,礼部官员引文武百官入内。
黎池只是一从六品的翰林院修撰,他的宴桌排到了殿前广场的尾部,他找到位置后在宴桌旁还没站一会儿。
中和韶乐就奏起了,表明殿内贞文帝已入座。于是由殿内、至殿外檐、至殿前广场,参宴众臣在光禄寺官的主持下,一叩头。
之后丹陛大乐作,皇帝赐茶,众臣依旧在光禄寺官主持下,二叩头。
殿内贞文帝饮茶毕,光禄寺官授意群臣饮茶,饮茶毕,三叩头,乐声方止。
如此乐起乐止,赐酒敬酒饮酒,又叩过三次头。接着奏起中和清乐,开始给各宴桌分别上酒菜,中秋宴终于进入了吃吃喝喝的正题。
黎池和‘老翰林‘中的另三个翰林院修撰共坐一桌,孙玉林和李乾桉是正七品编修,坐在他们的下手桌。而钟离书他们是没有定阶的庶吉士,则坐在更后面。
‘新翰林‘领头的黎池,和同桌的三个‘老翰林‘自然没有话说,而且那三位也是摆明了不准备搭理他。不过黎池一个人也还蛮怡然自得的,畅快地吃吃喝喝。
乐声起起停停之间,可知在乾清宫殿内,贞文帝与众大臣以及瀚海国使臣间,赐酒与敬酒、问话与答话的其乐融融场面……
黎池喜食酸甜味,最喜欢的一道菜就是糖醋鱼,今天宴上刚好就有一道酸甜味的松鼠鳜鱼。
黎池正夹了一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