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第一九四章 清廷的准备(下)  龙啸大明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87183/608.html

去作战,更别说是在两军混战的时候了。但商家军攻城战术基本都是先用火炮猛轰,等把城墙上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再派出攻城部队。估计这种手榴弹能发挥的余地也不大。

而地雷也一样,同样是只能造出引线点燃式的,做不出触发式的地雷来,实际的作用也不大。

另一方面,商毅从北京撤退时,把北京的火器工匠几乎全都打包带走,一点也没给清廷留下来。虽然清廷自身也有不少火器工匠,但清廷的火器基本属于畸形发展,过份的遍重于铸造火炮技术,连能造火铳的都极少,致于制造其他火器,基本就是沒有了。

就是清军最善长铸造的火炮,也无法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射程。尽管清廷也掌握了铜体铁芯的铸炮技术,但还是用煤作燃料炼铁、炼铜,使造出来的火炮的膛壁较脆,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填充的发射火药都要少三成左右,因此射程也就难以提高了。

至于开花弹,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过有的工匠到是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点火式的手榴弹集中在一起,用投石机投出去,到也能够扔出二百步左右,虽然在射程上远不如商家军的火炮,但总算也是个办法,在攻城守城时,到也能够用得上。

只有霹雳火箭也是这个时代早有的技术,原理也很简单,不用火器工匠,烟花师父都可以做得出来,但那些都是小尺寸,想做出三四尺长,不仅能够燃烧飞行,而且射程还要远,落地之后还可以爆炸,也要经过反复的试验才行,不是一两个月能够仿制得出来的。

因此多尔衮也觉得非常的郁闷,商家军到底是请了何方高人,能够造出这么多好用的火器来,而自己难以仿出来,后来才想起洪承畴也提到过,商家军里有一支西洋人的军队,大概是从西洋人那里学来的吧,于是多尔衮马上下令,招来传教士入宫面对。

清军进入北京之后,龙华民为首的外藉传教士并没有离开北京,都留了下来。而淸军见他们是西洋人,又是出家人,到也沒怎么为难他们,仍然允许他们住在北京,保留教堂,并且继续传教。而一些排斥天主教的原明官员则都忙着在新朝中抢占有利的位置,也沒顾得上管他们,结果这一年多来,龙华民等传教士到是很清静。只是传教的情况变得非常艰难。

接到多尔衮的招见之后,龙华民也赶忙进宫,面见多尔衮。其实外教士本来就不是兵器制造师,学过铸炮技术只是为了方便传教,但现在唯一掌握了这项技术的汤若望也跟着商毅去了南方,因此龙华民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过尽管龙华民对火器的了解基本等于白痴级,但并不妨碍他吹牛,反正只用一句话来应付多尔衮就行了:“虽然我不懂,但欧州有这项技术。”

这个回答也使多尔衮深信不疑,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观念中,西洋人的火器技术比中国高得多。因此多尔衮也舒心了不少,洋和尚虽然不会,但有洋人会就行了,商毅能请洋人教,咱也行啊。于是又和龙华民胡扯了一通,终于以封龙华民为通玄教师,换取龙华民帮助从澳门请几名火器师傅来指导清廷制造火器。

而另一个收获是把教堂里仅有的两架单筒望远镜也给多尔衮半抢半要,给弄到手了。

[vip]第一九四章清廷的准备(下)在线阅读


[VIP]第一九四章 清廷的准备(下)(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