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不管跟来的人中有几个是贾盛德的人,又是如何的煽风点火,吴君翊还是耐心下回再地向李珣解释设立武举的考量。
李珣的神情,也渐渐由愤怒,变成担忧,最后是半信半疑。
吴君翊解释完,就叫人把李珣送回去。等到诏书发下去,吴君翊便不再搭理朝中的热议,拉着沈瑜去逛花会了。
第86章 第 86 章
南都这里的斗花,可与诗经中“采采芣苢,薄言捋之”这样孩童的玩法不同,但也不同于唐时妇女插戴奇花取胜。南都富庶,更是气候适宜、锦绣繁华之地,从前朝开始,就不断有富商培育新奇名贵的花朵。
这些花种出来,原本只在自家园子中,请上三两贵宾游园,赏鉴一二。可是人数一多起来,你一天,我一天,过年就那么些闲着的日子,就不够走动了。谁都不愿一年花心思培育的花不被欣赏,所以协商之下,便有了这个妥协后的方案----赶花会。
每年春季,城南就会举办赶花会,这是十多家大户联合举办的,展出各家的奇花异卉。而负责欣赏的文人少不得吟诗作画,以为自己的心头好传唱。最后统一投出这一年最珍惜的一株,此举便名为斗花。
按规定,南都的游人不论贵贱,一律可入内参观。不过,这些花都是极珍贵的,稍稍有个闪失,赔付的银钱就足以令普通人家倾家荡产。所以若非家境殷实,也不敢轻易入内。
不过吴君翊和沈瑜,自然没有这样的担忧了。
他们刚踏入展区,就被各种各样的花夺去注意力:
有一种名叫绿萼的纯绿色的花,远远望去,连花和叶都分不清。还有一种名叫五宝绿珠的杜鹃花,花朵大如拳头,纯白如雪的宝珠茉莉,更有色彩艳丽的御衣黄,和一整棵树上挂得密密麻麻的金合欢。
沈瑜看得眼花缭乱。连吴君翊这样见多识广的人,都不由啧啧称奇。相比起来,不管是枝头剪下的火红腊梅,还是御花园其他争奇斗艳的花朵,都相形见绌、黯然失色了。
沈瑜见状,不由问道:“难道习之也不曾见过这些花卉么?”
“还真不曾。”吴君翊见他讶异的模样,好笑地说:“难道我就什么都见过的么?”
见沈瑜仍迷惑不解,他便解释道;“这些花卉栽培,耗尽心血,大都出自爱花人,这些人,又岂会轻易把培育的花朵拱手让人?真有送进宫中作为贡品的,也只能摆放一时,毕竟无人料理,又不会真的栽种在御花园之中。那就更不会有人做这种事了。”
他没说的是,其实宫中与民间审美倒不大一样。这里许多民间以为奇异的花卉,放到宫中,反成了不够庄重、大气,有的花卉有毒,兆头不好,就更不宜上贡了。
建宁帝在位时,也曾收到民间进宫的品种珍贵的一两盆菊花、梅花之类,以供当时武英殿的侍书吟诗作画。不过吴君翊继位后,明宣帝不好风花雪月,人尽皆知,也没有谁会主动去触霉头。
沈瑜听得似懂非懂,只点头道:“那倒也好,若是人人如此,反而劳民伤财了。”
吴君翊是知他心事的,这会也不过莞尔一笑。
他们像最普通的兄弟、挚友一样并肩走过街道。吴君翊私底下对沈瑜粘的很紧,可在公开场合,却又对他尊重有加,生怕伤他声名。
“伯瑾,你最喜欢什么花?”吴君翊突然问道。
沈瑜仿佛从没思考过这个问题,被问起时认真想了一会,才无奈地答道:“我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偏好,各种各样的花,都很美啊,何来一个最字呢?”
吴君翊倒是早料到这个回答似的,用颇有意味的声音道:“这样么,我倒是极喜欢兰花。”
君子如兰。
气如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沈瑜被他触动,抬起视线,却反而笑着问道:“那日琼林宴上,你赐……赠我的兰花,便是因为这个么?”
吴君翊也忍俊不禁。他回答之前还没想过这件事,但被问起时,他也不知,爱屋及乌,睹物思人,究竟哪个才是真正的源头。只能说,缘分巧妙。
“那株兰花正种在乾清宫旁边,你来来往往,难道不曾见过?”吴君翊索性躲过这个问题,向着沈瑜抛出另外的问题。“我们将来隐居山林,便在屋子旁边种满兰花,空谷幽兰嘛,你看如何?”
沈瑜刚想回答什么,前方突然传来喧闹的声音。
“你是什么人!也能进到这儿来?快滚!快滚!”
吴君翊眉头紧皱,沈瑜说:“我们上去看看。”
吴君翊难得和沈瑜约出来转转,根本不想和任何一点麻烦沾上边,但总有人不让他安生。他们快步走上前,却看见一群人围着一盆花。
沈瑜先被那盆花吸引了视线:那是一盆牡丹,枝条细硬,托着六七朵花,各个都有婴儿拳头大小,淡黄的花瓣,层层叠叠,恍若千瓣。牡丹上迎着淡淡的光泽,恍若仙子下凡。
连吴君翊都轻轻倒吸一口气。
可惜,两人来不及赏花,就有人跳出来破坏气氛了:“滚远点!这花你也碰的?小心卖了你老婆孩子也赔不起!”
吴君翊冷眼旁观,说话的是个壮年男子,挺着肚子,气势凌人,但吴君翊观其形貌,不过是个大户人家的家奴。他身后还有其他几个家仆,都小心翼翼围着那盆花。被呵斥的,则是个农人模样,看着年纪不小,约有五旬,又瘦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