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部分  十宗罪全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7) 目录 下一页(2/7)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72572/16.html

,包斩对遗留在现场的凶器等物证进行勘察,消防斧刃上发现了三个人的血型,麻袋和匕首也被证实和前两起案件有关,这些东西虽然证明了三起命案都是蔷薇杀手所为,但是并没有为破案提供什么有价值的线索。

凶手留下了杀人工具,但是没有提取到指纹以及其他和身份有关的东西。

焦书记彻夜未眠,急的像蚂蚁一样团团转,他在办公室走来走去。第二天,他将悬赏金额提升至三十万,要求电视台午间新闻头条播出,并且不断滚动播放悬赏通告。任何一起刑侦案件,如果没有群众配合,警方很难破案。悬赏升至20万后,开始有人举报线索,提高到30万后,拨打110和打进警方举报热线的群众越来越多了。

案发第三天晚上,一个女孩拨通了110报警电话。

女孩正是案发现场的那个鲜花店店主,当天晚上,她和男朋友放下卷帘门,准备打烊时,一个喷着酒气的男人闪身闯了进来,男人年轻而帅气,喝酒喝的脸很红,眼睛有点发直。

他先是说要买一束玫瑰花,后来又说忘了带钱。

女孩说,那就明天再来买。

那个男人变得焦躁不安,询问女孩有没有捡到什么东西,女孩问是什么,男人说一只录音笔,前几天好像掉在这个店门口了。女孩摇头说没有。那男人突然变得面目狰狞,掐住女孩的脖子,恶狠狠说道,快把录音笔还给我,否则我杀了你。

女孩的男朋友犹豫了一下,他举起一个花瓶,把这个行凶的男人打晕在地。

女孩和男友随后立即报警。

110巡警将其带回警局后,进行了简单的询问,警方常常会接到一些酒后寻衅肇事的治安案件,谁也没把这个喝醉的年轻人当回事,然而,笔录的第一句话就让民警大吃了一惊。

民警问他:姓名?

他抬起头说:蔷薇杀手!

作者:蜘蛛1 r期:2010…11…30 10:12

第十五章 蔷薇往事

牵消息迅速在警方内部传开,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蔷薇杀手作案手法高超,杀人g净利索,三起凶杀案都可以看出他是个心思慎密的人,这个在闹市杀人连指纹都没有留下的凶手,这个可以在墙上蹬踏出五个脚印的功夫高人,竟然酒后去一个花店寻衅肇事,被卖花女孩送进了公安局。

当时那个做笔录的民警对领导这样汇报:

我不认为抓住这个家伙是偶然,这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嘛,多行不义必自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强大的政策攻心下,迫于法律的震慑和我锲而不舍的审讯攻坚,他的心理防线终于被攻破,全部j代了杀人行凶的犯罪事实,对三起凶杀案件供认不讳。

特案组也对蔷薇杀手进行了审讯,焦书记和小布丁参与了旁听。

他们面前坐着的是一个英俊的年轻人,穿着一身休闲运动服,脸上有着被殴打过的痕迹,戴着手铐和脚镣,这也是重刑犯的待遇。他看上去很平静,眼神中没有一丝惊慌,脸上棱角分明,虽然身陷囹圄,但器宇轩昂。

梁教授:姓名?

蔷薇杀手:陈广。

梁教授:年龄?

陈广:22岁。

梁教授:职业?

陈广:记者……

我们的童年总是走在野花烂漫的小路上。

我们的少年总是走在灯光昏黄的小巷里。

陈广的家在郊外,四间红砖平房位于百花深处,院子篱笆前长着蔷薇,草垛旁长着蔷薇,池塘边长着蔷薇,水电站房顶上也长着蔷薇。这种野蔷薇长势凶猛,村民们每年都要用柴刀修剪枝条,否则,蔷薇就会蔓延过院子,一直长到堂屋和厢房里去。

他的父亲是一个冷轧丝厂的工人,长期在铁屑弥漫的车间里工作,后来得肺病死去了。

他的母亲卖菜合,一种油炸的街头小吃,风里去,雨里来,一卖就是二十年。

小时候,陈广是多么的恨自己的母亲啊,他恨母亲没有一份光彩的工作。每到周末不上学的时候,早晨天不亮就要拉着架子车去城里出摊卖早点。母亲在中间,他和姐姐在两边,三个人拉着车子走上乡间的旧柏油路,路旁蔷薇花开,天边晨曦微启,池塘水面披上了一层淡霭轻烟,这一切和诗情画意无关,他们的架子车上装的是:面、油、韭菜、粉条、马扎、小桌、炉子和锅、竹竿和塑料布。

两个孩子在旧城墙根下摆好小桌和马扎,支好竹竿,搭上塑料布。

母亲和面,包上韭菜粉条,擀成饼,放进油锅,炸好以后捞出放在铁架子上。从天微亮,到中午,虽然食客不少,但小本生意,收入甚微。

跟着母亲卖菜合,这是陈广感到最煎熬的时刻:他担心遇到自己的同学。

每一个生长在贫苦家庭里的孩子都能体会到他的那一点点虚荣,他养成了自卑和内向的x格,沉默寡言,很少有开心的时刻。这个在街头坐立不安的孩子永远记得母亲说的一句话:小广啊,以后你考上大学,就不用跟着卖菜合子啦。这成为他发愤图强的原始动力,他想要摆脱这种生活的窘境,后来,他考上了一所传媒大学。

姐姐远嫁他乡,一个很远很远的边境小城,姐姐和姐夫在那城市的另一个街头卖菜合。

穷二代延续贫穷,富二代延续财富,官二代延续权力。

陈广看见炒j蛋,有时会想起姐姐。小时候,那寒酸而贫穷的童年,连j蛋都吃不起。他家院里的榆树上有个蜂窝,榆树下有个j窝


第 16 部分(2/7),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