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老革荒悖  解码三国英雄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3/4) 目录 下一页(3/4)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70847/31.html

。接着又废除了孙霸的两个儿子孙基与孙一的爵位与封国。因为孙霸作为鲁王曾与孙皓的父亲孙和争太子职位闹得孙权废了孙和的太子职位。

接着孙皓又处死了孙奋及他的五个儿子,孙奋可是孙皓的叔父。做尽荒唐事的孙皓后来向司马伷投降,赐称号为归命侯。孙权坚苦卓绝创建的江山就在孙子孙皓手里没了。

陈寿对孙权身后的三位继承人特别用心地写了评语。评论说,孙亮幼年继位又没有贤能的辅佐,皇位被人替代不能到头是必然的趋势。孙休因为旧日的恩情任用濮阳兴和张布不能选拔录用优秀人才,改弦更张,虽然他志向良好喜欢学习,对于挽救乱世又有什么作用呢?又他使废除的孙亮不得其死,兄弟之情太寡薄了。孙皓的严刑滥用,使得死亡与被流放罢黜的人多得无法计算,所以群臣人人惊恐不安,都一天天地盼日子,早晨不知晚上会发生什么灾难。火星、巫祝,交相呈现出哀悼的祥瑞,被当做最为紧急的事务。从前舜、禹亲自耕种庄家,尚且还与忠臣盟誓。舜说,我有违失之处你们要匡正辅弼,禹又是对进言得当的人下拜感谢,他们行事还经常好像是做得不够一样。何况孙皓凶暴顽劣,肆行残暴,忠心劝谏的人被杀掉,阿谀谄媚的人得到晋升,暴虐役使他的百姓,穷奢极欲,应当让他腰首分离,来向百姓谢罪。然而,他既蒙受不处死他的诏令,给他归命侯的恩宠,这难道不是宽大无边的德惠,过于优厚的恩泽吗?字里行间,表现出一个历史学家不应有的愤愤不平,再回过头来看陈寿给孙权写的评论,由此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孙权身后子孙们所做的那些荒唐事都是孙权身前种下的祸根。

孙权曾目睹蜀国奸臣当道,杨仪与魏延不和,斥责费祎说,这难道是贻厥孙谋吗?我们同样可以把这句话送给孙权,孙权晚年造成的江东政权混乱比起蜀汉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子孙登死后,孙权立孙和为太子。后来,听信谗言,有意疏远孙和,对此鲁王孙霸乘机而入,企图抢占孙和的太子位置。对此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向孙权陈说嫡子、庶子的道理。孙霸的党羽,全寄、杨竺等人诬陷、攻讦孙和等人日甚一日,造成两派对立,结果是吾粲抓进牢房杀掉了,顾谭被流放到交州,孙权对此犹豫了一年多,后来将孙和囚禁于宫中。很多正直的官员对此不理解,不断地为孙和向孙权求情,群臣因为孙和进谏犯罪被处死、流放有十几人,事情闹到最后,孙权废了孙和的太子,孙霸被赐死。立小儿子孙亮为太子。此事又有很多人受到牵连。杨竺被处死,尸体丢到江中。拥护孙霸的全寄、关安、孙奇等人也被处死。对此孙盛有过评论,“权年老志衰,谗臣在侧,废嫡立庶,以妾为妻,可谓多凉得矣。”孙权对蜀汉的乱象看得很清楚,但却无法引以为戒,反而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其一。

其二,孙权身前对曹丕设立多个辅政大臣有过诟病,他曾对诸葛瑾说,“如今曹睿年幼,没有主见,容易被人左右,曹真、陈群等人一定会因此而巧言令色,结党营私,各自帮助所依附的主人。这样一来,奸邪佞媚之人就会相机而起,相互诬陷怨恨,从而变成对头。这样下去,大臣们相互争斗夺利,皇帝年幼难以驾驭群臣,那么,曹魏的统治能持久吗?我所以会知道他这样,是因为从古到今,哪有让四、五个人同时把持朝政而不是他们相互离德继而倾轧仇杀的。”孙权对于曹睿的处境看得很清楚,到了孙权自己又犯同样的错误。《三国志.诸葛恪传》记载:孙权生病后,而太子孙亮的年纪尚小,于是征召诸葛恪,以大将军的身份兼太子太傅,中书令孙弘兼太子少傅。后孙权病危,召见诸葛恪、孙弘及太常腾胤、将军吕据、侍中孙峻,嘱托后事。孙权死后第二天,中书令孙弘与诸葛恪不和,想置其于死地,孙峻把这个情况告诉了诸葛恪。诸葛恪借议事为由杀死孙弘于坐席上。后来孙峻又谋害了诸葛恪,并处死了前太子孙和。处死孙和的原因是民间有传言诸葛恪有意迎立孙和为皇帝。孙权临死前安排的继位辅政大臣孙弘被诸葛恪杀死了,诸葛恪被孙峻谋害死了,后来孙峻病死了,让其堂弟孙琳掌权。孙琳掌权后,又杀死了腾胤,吕据也被孙琳逼迫自杀了。那么,当年孙权安排的五个辅政大臣接二连三地跑到阴间到孙权那里报到去了。孙权生前诟病的曹丕为曹睿安排那么多辅政大臣必然会生乱子。没有想到孙权自己在临终之前,也为年幼的太子孙亮安排了五位辅政大臣,不曾想到,这五位辅政大臣中的四位被孙峻、孙琳兄弟两用计直接地、间接地收拾了四位,而孙峻自己被阎王爷收拾了。由此,年幼的孙亮还有能力高举孙权的伟大旗帜带领东吴人民沿着孙权开辟的革命道路乘风破浪、奋勇向前吗?所以,陈寿说,孙权后代衰微,终于导致国家覆灭孙权自己逃脱不了干系。真可谓老革荒悖。

孙权的后宫更荒唐。

孙权先是娶了谢夫人,开始对其非常宠爱。

后来又娶了姑母的孙女徐氏。有了徐夫人,孙权想让谢夫人居于徐夫人之下,谢夫人不愿意,因失宠过早地死去。

孙权称帝后,立孙登为太子。孙权曾让徐氏作孙登的母亲,抚养孙登。孙登立了太子,群臣请求立徐氏为王后皇后,因为此时孙权娶了布氏,孙权想立布氏,所以,孙权始终没有采纳


第三节 老革荒悖(3/4),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