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 端拱帝从行宫回京后, 禅位于谢珩。
礼部郑重筹备, 谢珩于含元殿登基, 尊端拱帝为太上皇帝,改年号为晏平, 寓海晏河清, 四方升平。随即册立伽罗为皇后, 挪入凤阳宫居住。
因麟德殿是议政之处,端拱帝自挪了出来, 迁往后面安静些的蓬莱殿中,段贵妃因无子嗣,被封太嫔。从惠王府到京城,段太嫔虽与乐安公主感情融洽,跟谢珩却甚少说话,哪怕谢珩偶尔朝她行礼, 也是看着端拱帝的情面。而今端拱帝让出实权,段太嫔自知曾得罪谢珩,不敢再占着仪秋宫, 自请挪出。
谢珩准了, 趁势安排她住在蓬莱殿的偏殿中,方便照料太上皇。
后宫诸般事务, 一应交予伽罗——永安帝的妃嫔在永安帝驾崩时,或入寺庙修行,或是陪葬, 生过皇子的后妃也多伤心而逝。端拱帝后宫妃嫔甚少,位份又低,跟养个闲人无异。谢珩身边女人更少,除了凤阳宫里的她,别处宫室大多闲置,琐事交予女官,需她费神的大事也不多。
旋即,朝堂之上一番官员变迁,原本詹事府中属官各得提拔,欣欣向荣。
九月初,伽罗立后的典礼仍在含元殿庄重举办。
秋阳高照,微带暖意,巍峨宫门洞开,禁卫军肃然值守。再往里,则是翘角飞檐,瑞兽铁马,含元殿修建在数尺高台上,层层汉白玉栏杆耀目,高耸的殿台才为了谢珩的登基大典翻新过,朱红漆门,金质错钉,威仪轩昂,令人心中肃然。
伽罗头戴赤金凤冠,身披朱红凤衣,盛装丽色,由宫城正门而入。
礼部按着仪程奏乐,自将相公卿到朝臣百官,各着官服,侍立两侧。不止有熟识的韩荀、杜鸿嘉和战青等人,更有谢珩特意调回京城的傅良绍——他在丹州为官时便政绩斐然,后来在与西胡缔盟的事中有立功不小,端拱帝将他放回原处后,为官也甚为勤恳,谢珩登基前,便与端拱帝商议过,调他回京在吏部任职,居于右侍郎之位。
因是皇后生父,今日观礼,他的位置也颇靠前。
鼓乐声中,傅良绍肃容而立,看着厚软的朱红地毯铺向丹陛,女儿仪态端贵,由谢珩牵着缓缓走来,眼角竟觉温热。
那年南风故去,伽罗柔弱无依,他无奈之下将她送到淮南谭氏膝下抚养时,何曾想过,她会结下这般善缘?明眸皓齿,朱唇桃腮,在凤冠之下光彩照人。她的眉眼长开,比之南风更添神。韵,也比南风更加有福气。
傅良绍目送伽罗步上丹陛,随同百官朝贺跪拜时,无比想念发妻。
……
明晃晃的日头朗照,伽罗头上凤冠沉重,身上凤衣严实,已薄薄的出了层汗。
同谢珩并肩而立,瞧着底下跪伏的文武百官时,伽罗甚至觉得不真实。
她稍稍侧头,觑向谢珩,见他也正瞧着她,眉目朗然,面带笑意。
谢珩帝王冠冕加身,挺拔身姿立于殿前,愈发端贵威仪。昔日的冷厉阴郁之色全然不见,他瞧着伽罗热得泛红的脸蛋,许是一路走来颇为劳累,娇喘微微。他眉间尽是温柔,伸臂绕在她后背,稳稳托住。
“那年你逃出东宫时留的信还记得吗?”
“记得。”伽罗唇角弯弯,缓声回忆——
“愿父子同心,再无嫌隙,拨乱反正,还百姓以清平盛世,恩泽广被。”
谢珩一笑,于宽袖之下,握住她柔软的手。
那封信里她的期许,曾赋予他披荆斩棘的勇气,一如淮南重重阴霾下她的微小善意,像透过云隙的阳光,驱散沉沉黑暗,令他抗拒又贪恋。这世间不会有任何人知道,她于他而言,有多么重要。
十指交握,帝后并肩而立,珠联璧合,华彩辉映。
宣读册立皇后旨意的声音在含元殿前回荡,伽罗阖目,唇角轻轻挑起。
那封信被谢珩藏起,她回京后再未见过,其中字句却早已印刻在心里。
信的末尾,她还说过,谢珩赠与她的满目流萤纵然华美,却如泡影易碎。却没想到,今日,谢珩会赠予她如此隆重的典礼,真真切切,清晰分明。
她甚至还记得他初次向她坦白心意。
于深沉暗夜,满目流萤中,揽着光芒,宛若天神。
彼时的深藏收敛的情意,此刻再无遮掩。
她握紧谢珩的手,满心都是欢喜。
*
册立皇后的典礼过后,便是内外命妇入宫参拜。
中宫正位,又是皇帝心尖之宠,但凡有资格入宫的女眷,几乎都来拜见,姿态恭敬,意甚殷勤。伽罗在成为太子妃时经历过一回,而今应付起来,并不算难。
只是蓁蓁睡惯了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