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方案是,给每一张选票打上编号,按号发放给每位代表。但是这种方法过于明显,并且违反了无记名投票原则,只得作罢。
第二个方案是更改选举办法,把原来的“投赞成票的划‘○’”,修改为“投赞成票的不划任何符号,投不赞成票的划‘x’,弃权的划‘○’”,也不发放划票笔。如此一来,如果谁掏笔、动笔了,说明谁在捣乱,这很容易被监票、计票人员和其他代表看到,增加了被发现的风险,一般也就没有人为此去冒险。
但后来组织部长听说这种方法在本市的历史上曾经成功运用过几次。可是这次当他提出来后却被上级人大否决,最后未能实行。
然后他们又想到了一个方案:对应十个个代表团,设立十个个“投票箱”,分团“放”票,分团计票。设计中的“投票箱”,并不是真正的票箱,而是一个没有盖子的大纸盒,每位代表依次把票放在上面,根据投票的次序,就可以知道哪张票是哪位代表划的。
如果能够知道哪张票是哪位代表划的,就不会有人乱划票。但是,设立十个投票箱,违反了大会选举办法规定的“划分两个选区,设立两个投票箱”的规定,所以也没有得到通过。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最后方法还是找到了,而且也成功实施了。
最终得以实施的方案是:在选举日,重新安排了每位人大代表的座次。利用各团代表间相互熟悉的特点,改变了沿用几十年的座次排列方法,把各代表团座次由纵排改为横排,一个代表团一横排。
然后,由代表团团长将代表们每三人划为一个小组,两个绝对可靠的代表中间,坐一个不太可靠的或有嫌疑的代表,并授意每个代表,划票时候,必须“左顾右盼、看紧盯死、提醒帮助、互相监督”,确保不出任何差错。
即便如此,假如还有人侥幸投反对票,那也没关系,因为在计票环节,已经有几张划了赞成票的选票,在随时准备着替换下那些反对票。虽然这些“备用票”最终没有用上,但是,假如“备用票”用上了,那个划了反对票的人,事后也绝不会声张、质询。
至于选举过程中,人大代表心里是怎么想的,无关紧要,反正他们正得到着好处,也习惯了被qiáng_jiān,不过换个姿势,又有什么关系?
选举结果可想而知。当总监票人宣读计票结果时,文市长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微笑。这次选举的成功,被主要领导大加赞赏。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言,对于我这个后来者来讲是不可能去证实其真伪的,因为这也是官场上最忌讳的事情。
可是现在被选举的人是我自己,此时我才忽然地明白这种选举的真正意义是什么:选上是必然,高票甚至全票通过才是被选举人心中真正看重的。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