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节  不一样的食神[重生]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1/2)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127648/115.html

赵安原本想着就算计嘉树今年不愿意出国,那也可以现在国内艺校就读一年,然后等计嘉树适应了大学生活,再出国学习。

反正现在计嘉树现在才十五岁,而最好的几所音乐学院招生年限都在18以下,稍微浪费一年问题也不大。

其实赵安一直觉得是因为自己的存在,让计嘉树的学生时代变得匆匆忙忙,否则计嘉树完全可以享受更多的校园时光。

毕竟步入大学便算是半只脚步入了社会,艺术类院校更是如此,不会再像中学时代这样肆意。

正好之前京城院校艺考的时间与计嘉树彩排的时间差不多重合,计父便带着计嘉树参加了京城几所院校的艺考。

以计嘉树的钢琴水平,没有任何意外的获得了专业成绩第一。至于文化成绩,赵安和计嘉树都没有担心过。

此时赵安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想走钢琴这条路无所谓,那又何必参加艺考呢?如果像计父计母那样对于学术研究感兴趣,那也完全可以接受。

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明明参加了艺考,却因为不想出国而拒绝茱莉亚。赵安实在难以理解。

第77章 高考

这已经不是赵安第一次和计嘉树谈论这件事了, 只不过每次谈论这件的时候,计嘉树总是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

就像现在一样, 面对赵安的疑问计嘉树什么都没说,就是直接倔强地看着赵安,显然在坚持着自己的想法。

一时之间, 两个人都沉默下来。

这还是赵安第一次情绪波动这么大,而且赵安知道自己的情绪已经接近于失控了。

察觉到自己的语气明显过于严厉,赵安立刻选择了沉默。

他很清楚自己情绪变化的原因, 看到计嘉树拥有了自己曾经渴望的一切, 赵安不知不觉把自己曾经的一些期待寄托于计嘉树身上。

赵安知道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不过有些情绪和想法难以控制。起码现在的赵安还做不到。

但是他更不希望因为自己这些情绪而伤害、影响到计嘉树,赵安的选择便是中止这个话题:

“暂时不说这些事了, 我们先好好准备高考吧。”

计嘉树本来想说些什么,但是他也看出了赵安此时情绪的不稳定,计嘉树把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

但也只是暂时搁置而已,总有一天会爆发。

97年高考志愿是在高考之前进行填报,赵安第一志愿填写了p大金融系, 这是他反复思考后的结果。

在不考虑钢琴的情况下, 商业的确是他目前最熟悉的领域。

虽然现在还没有进行大学扩招, 但是一年招生名额依旧有六七十人,按照之前蓉城模拟考,赵安的分数完全足够。

当然为了稳妥起见, 赵安第二志愿也填报了海城的另外一所大学。

至于计嘉树,赵安的推荐是中央音乐学院或者北大。而且计嘉树考上北大的概率比赵安还高。

因为之前肖青赛的得奖,让计嘉树获得了高考加分50的待遇。就算计嘉树之前因为春晚的事情耽误了一点时间,但也完全足够弥补了。

填报志愿的时候,赵安耐着性子和计嘉树好好交流了一次。他不想计嘉树因为他的原因,而做出一个任性的选择。

当然,填报志愿最后还是由计父计母和计嘉树一起商量决定。赵安相信以计父计母的知性,能够很好和计嘉树沟通,所以也没有追问这件事。

不过在高考志愿填报完成后,计嘉树的情绪开朗了很多,主动告诉赵安他报考的是中央音乐学院。

而且计嘉树已经了解过了,中央音乐学院和p大距离不远,可以经常见面。

赵安下意识地认为计嘉树填报的是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系,也没有再详细追问。

赵安此时的想法是中央音乐学院就当做计嘉树积累经验的地方,可以再参加有些国际比赛。一年半载后,再去茱莉亚学习。

此时距离高考已经不到一个月了,两人快速调整状态,投入了考前冲刺。

97年7月,绝对是被值得载入史册的一个月。

港城回归交接仪式在6月30日23日42分钟正式开始。

在7月1日凌晨,华夏国/歌奏起的同时,国旗与旗帜也同时升起,这一刻无数的华人热泪盈眶。

然而这一切与赵安和计嘉树没有任何的关系,他们两人十点钟的时候就上床睡觉了。

7月8日

蓉城一年四季中最炎热的时刻,教室里的吊扇晃晃悠悠,和讲台上转动不停的时钟有着莫名的契合。

平时坐在教室里上课的时候,总是希望时钟能走快点,下课铃哪怕早一秒钟想起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但此时此刻,所有的考生根本没有心情关注这一点,他们抓紧一分一秒完成、检查试卷。

试卷上的abcd绝对是大部分华夏学生最为担心的科目。

然而英语对于赵安来说实在太简单了。不过赵安也没有想过提前交卷,他还是按照规划好的时间计划来进行答题,此时正在做最后的检查。

当铃声真正响起的那一刻,赵安停下了笔。

一直到他走出考场,看到学校警戒线外拥挤喧嚣的街道,赵安才清楚地意识到:我刚刚经历了高考。

对于大部分参加高考的学生而言,高考就是一样任务,很多人都会天然地厌恶高考。

但是对于第二次经历高考的赵安,他无比重视这一次机会。

高考在华夏绝对是现在最公平的渠道,不问


第115节(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