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节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127486/618.html

土,天下之人亡秦之心不死,就算秦人给了他们秦籍,他们借此作乱又要如何?

“大王,如今说这些为时太早,我们不如暂且放放……”

就在一个宗族话音未落之时,便有传令官携三百里加急之信于殿外求见。他带来的是一个好消息——被尉缭带兵攻破首都大梁的魏王携魏国宗室出城投降。

魏国,灭。

此等喜讯在此时传来,满朝臣子却都是一片寂静,最后,有几人知道些内情的默默将视线转向了吕安。

吕安不用看他们也知道他们现在在想什么,妥妥的就是认为这是他同师兄说好的。但其实吕安也纳闷呢,他师兄走之前不是就是去试探着打打的吗?怎么一路就攻破大梁了?还把人家魏王给俘虏了?

嬴政不管这些人怎么想的,他一目十行,将尉缭送来的奏折粗粗略过,大赞一声:“好!”

然后他将奏报递给中常侍,示意他传给众人,青年君王意味不明地笑着道:“诸君不妨看看,尉缭是怎么靠着五万大军打下魏国的”

奏书一个个传下,到了吕安手上时已经有了好一会,此前看过的人个个表情都极为古怪。吕安看着他们的面色心里就如同猫抓猫挠一般急切,而等熟悉的字迹映入眼中时心中才稍稍安定。

然后……

……嗯?

魏国大梁城被破,是魏人自己开门的?

这其中就要说到东郡这块飞地的作用了。作为秦国的一部分,秦国的诸多政策自然覆盖东郡,而吕安在治理东郡的时候也并未断开东郡和周围诸国之间的联系,允许民众往来,韩非接手后依然保持了这一传统,待到战事稍歇后,东郡便成为了周围国家观察秦国的一个窗口,秦国的诸多政策亦是通过东郡百姓的口传到了周边的县乡。

周边诸国对于秦国的偏见极深,听闻东郡的各项福利时他们觉得是秦国收买人心,听闻东郡有什么不正常的行为时就说秦国是在暗中剥削,风言风语极多,但韩非都扛了下来。

其中风险最大的便是数年前秦国新生的义仓制度,这一制度在推行之初没少遇到阻力,东郡有不少土地都是有免税政策,于是就便有人说这其实就是变相地在收税。然而,在韩非的坚持下,义仓制度还是被建立了起来。

第二年,秦国本土大水时,东郡作为黄河沿岸自然也没能讨得了好,而且还要更倒霉些,他们这里是中下游,完全是受上游影响。

而且更诡异的是,在水灾到来之前,没有任何的预警现象,河水没有暴涨,动物也没有灾荒,就是突然间黄河河水犹如洪龙一般突然贯穿了河道。

于是几乎所有的东郡百姓都眼睁睁看着暴涨的黄河河水盖过了已经被加高过的河岸,吞没沿河的农田,卷走了靠河居民的存粮。本来是提供了生命之源的黄河水,就在粮谷将要收获之际,带走了她的恩惠。

虽然因为政府救助及时没有造成太大人员伤亡,但财产损失却是免不了的。

等到大水退去后,看着一块块比夯实了的大路还要结实的田地,再敲开以后看看里头泛白的模样,又看看被大水卷过,只勉强留了个外形的房屋,靠着河岸的村民们看着被淹没的土地眼泪都流了下来。

田里的谷物还在其次,大水一来,最大的损失其实是田地。这些田产本身是灌溉最优区域,他们也按着秦官的指导用了河塘泥肥田,干了好几年,眼看着土地越来越肥沃了,现在被水一泡就全毁了。


第618节(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