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节  我在故宫装猫的日子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127486/131.html

要的各种原材料,发展一下家禽养殖业和手工业。坦白说于中山国而言,若是失去这些农具不痛不痒,至多会有些经济上的损失,但是于北地来说则全然不同。

所以大司农的建议是,能否在今年的秋收完成后,将这一批农业器械运到北边的代郡,帮他们也去采收一下?

中山国种的是水稻,北边的代郡种的是小麦,彼此之间恰好有个时间差,而且作物收获之后还有个堆叠晒干以方便脱粒的时间,理论来说完全来得及。

夏安然琢磨了半天,觉得这个c,ao作模式有些像现代的“麦客”——一群专业的收割工人会追随麦子的成熟而南征北战,他们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帮助当地农民们进行农业收割。而随着机械化农业的发展,这一批“麦客”已经变成了装载收割机的收割大队。

于农人而言,他们只需要每年麦子成熟时候和这些职业收割人约好时间,支付对比收割机和雇村民收割来说小的多的成本,便可以轻松获取麦粒。而对于“麦客”们来说,这笔收入可以弥补他们机械的闲置成本。

这是为了应对现代中国小农生产经营方式特殊情况所产生的对策,即跨区域机收模式。

大司农现在提出的建议就和这种方式类似,这样的c,ao作模式可以在中山国的许多农具在它们的闲置时间还能发挥作用,也能赚个收入。

夏安然思考了片刻,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这边倒是无所谓,问题就在于代郡那是否方便,毕竟代郡太守李广那不是刚吃过梁王的亏吗?

李广介意吗?

李广完全不介意啊!非但不介意,还特别积极。

中山国的稻米还没成熟,现在的农作物器具没什么使用实例,尤其是打谷机,但是扇车倒是经过了实验的。

代郡派来的人一参观,当下就和大司农定下了合作协议。

中山国这边到时候帮忙将机器运到代郡去帮当地人脱粒和分粒,代郡以新麦作为劳务费。

李广今年也接到了消息,未来有可能会在代郡这里设立一个汉匈之间的贸易窗口,然而上头具体章程还没有出来,现在也就语焉不详说几句「李太守要做好准备」之类的废话。


第131节(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