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节  [明朝]科学发展观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2) 目录 下一章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12573/163.html

胡宗宪平海退倭,下能著述画画外加写剧本, 就是第三代的全才啊。

按照原应走的时间线,这孩子生来命苦,满百日的时候生父就过世了, 十岁的时候生母又被家里的妾给赶了出去,如今也不知道归依何处。

等等——难道这也是因为自己的政策吗?

虞璁一算时间, 终于感觉出来哪里不对劲。

难道说,因为嘉靖中兴和农耕税收的调整,这徐渭的家境有所改变?

他的父亲是四川夑州府的同知, 也是被政策惠及的那一批人。

之前为了征服河套和蒙古,他让科举之事延后了一年,如今是嘉靖十一年,那这孩子就应该是八岁多的时候考了秀才,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就去考了省试?

那他如今……还是孤儿吗?

由于角度的问题,徐渭在进殿之后一直背对着皇上,让他无法看见脸上的神情。

但是光从衣着来说,还算光鲜洁净,明显是被照拂过的。

接下来的时间,是五官的答对问策。

无非跟面试一样,丢几个麻烦的问题,看这些贡元的临场反应。

虽然那些问题都很有建设x_i,ng,放在古代也是绝对的新颖出彩,可是皇帝他就是听不进去。

他满脑子都在想徐渭从前的一辈子,过得有多惨。

古代有句话叫文章憎命达,但是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文人能善始善终的,根本没几个。

王守仁和杨慎在原版历史里都算不得好死,在穷苦偏远的地方仓促又潦倒的过完了这一生。

吴承恩科举屡屡考不上就算了,徐渭更惨……

他虽然才思双绝,在历史中都算是神级的人物,可是一辈子都孤傲自赏又郁郁寡欢。

虽然有胡宗宪的重用,二人度过了颇为恣意又骄傲的青中年岁月,可伴随着胡宗宪下狱,徐渭自杀了九次,七十三岁在贫病交加中死去。

这样一个本应纵横天下的人物,最终只能把个人的能力全都寄托在山水诗画上,虽说是中国艺术的幸运,却也是他个人的不幸。

虞璁看那个观音童子般白净的小男孩,一时间感慨无数。

曾经穷困潦倒的杨慎,如今做了教部尚书,还是三大监国之一。

在战乱中急病猝死的王守仁,现在成为了大明第一首辅,宾客门人如云,现在也著述无数。

那……徐渭,你也值得更好的人生。

我不会再让你去经历那些苦痛。

想到这里,虞璁忽然有个奇异的念头。

这次殿试一共六十个坐席,十五个高层官员的前排,二十个中层官员的中排,还有二十五个观摩席。

他凭着记忆扭头找了找,还真看见了胡宗宪。

胡宗宪终于到了及冠之年,已经快满二十了吧。

在角落中一个清秀又温和的青年正看着那小正太,嘴角噙着浅浅笑意。

轮到李承勋提问了,老头对这小孩子也颇为慈祥,怕是想到了家里的小孙子。

徐渭说话的时候声音带着些许的软糯,但声音透亮清晰,思路逻辑都极为有条理。

胡宗宪正颇为玩味的看着那小男孩,殊不知自己正被暗中观察的皇上看在了眼里。

按照道理,徐渭原世受挫无数,科举都屡考屡不中,也没见着寻死觅活的。

怎么胡宗宪入狱之后……他就不顾无数好友的阻拦,屡屡想同归而去?

虞璁心想自己怕是想得太多,不着痕迹的轻咳了一声,强行把自己的思路转移。

这五个考官看见人群中站着个小男孩的时候,都颇有些眼前一亮的感觉。

待一整套问题下来,才更加觉察哪里不对劲。

这孩子虽然是绍兴人,与京城从前毫无关联,可是明显把历年寻仙考的试卷都看了一遍,也就是说,对国家特意公布出来的试卷都有过深入的了解和分析,以至于如今谈吐国政,都如同京官一般到位妥帖。


第163节(2/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TXT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