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节  重生之这不科学

关灯 护眼 舒适     字体:

上一页(2/5) 目录 下一页(2/5) 繁体版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ifushu.cc/12087/89.html

分的散钱,其他全买了牛r_ou_干。

有了小年轻开头,湛九江吃完罐头,梁季文就把牛r_ou_干卖掉了三分之二,有人大手笔,一下买了五六斤,也有人半斤半斤买的。六十斤的牛r_ou_干很快卖完,梁季文把东西一收,拉着湛九江买东西去。

湛九江和梁季文一路走一路看,看见喜欢就买下来,也不拘是什么,书本钱币瓷器绸缎首饰家具摆件……只要湛九江觉得好的都买。

梁季文也不怕招摇,反正这张脸被人瞧见了也不要紧,有不是他们自己的脸,药水一洗一抹就没了。

黑市里古玩最多,这年头家里都缺钱缺粮,乱世黄金盛世古董谁都知道,但这风口浪尖的,即使未来值钱可现在没粮那也没命享。很多人每天都锲而不舍地过来摆摊,想要把这些未来可能值好几千好几万甚至几十上百万的东西卖出去,然后换点够家里吃一顿的粮食。

黑市里面有受迫害的,自然也有迫害人的,梁季文之前就遇到过,当红.卫.兵时借着摔砸抢藏起来了不少别人家的好东西,晚上偷偷拿来换东西,能换一点是一点。他们也不懂什么古董价值,金银是不能藏多了的,不然倒霉的就是他们,但是瓷器宝石书本砚台他们都是不识货的,论件来,年岁不好的时候,一件古董连半斤粗粮都换不来。

湛九江收东西的时候,一开始是因为好玩好看,后来就带着一份沉重。再加上梁季文能给他足够的钱,也不拘他花钱,还十分支持他,他的胆子也就大了许多。十三岁以前他都是挑实用的,喜欢的买,十三岁以后,只要看见了有价值的他都买下来。

一件瓷器流落到黑市,经历过什么呢?湛九江以前不太清楚,但是亲眼见识过以后,才知道——原来一个小瓷瓶,可能历经了成百上千年的时光,几个朝代的更替,几十代人的交接,然后带着斑斑的血迹来到他的面前。

湛九江小他会说话起,就开始跟着爷爷学医,爷爷让他学,他就学。喜不喜欢,他不清楚,直到一件件生锈的,一件件易碎的,一件件腐朽风化的古物沉淀了时光来到他的面前的时候,他终于知道,原来他并不喜欢学医,相比起从未实践过的医术,他更喜欢用自己的双手摸过一件又一件的小东西。

所以在高考志愿填饱的时候,他瞒着爷爷放弃了医学院而选择了燕林大学的历史系。

录取通知书下来的时候他给家里寄了信过去,心里忐忑不已,但是湛爷爷什么话都没说,只让他找个时间回家一趟。虽然他不后悔,但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湛爷爷一生都扑在医术上,他一直希望有人能继承他的一身本事,湛九江有那天赋,但明显他没有浓厚的兴趣。

第188章

两人在黑市里挣了一百三十块钱和一个金手镯, 又花了一千五百六十八块七毛六,总收入负一千四百三十八块七毛六。但湛九江屁颠屁颠地高兴坏了。

梁季文三个挖回来的金条, 本来说好放着不拿出去找风险的, 不过家里日子实在是艰难,梁爷爷拿着去黑市换了三十斤黄豆回来。黄豆这东西比粮食贵但比粮食更好, 很多人就吃靠着每天嘴里嚼吧的那点黄豆活过来的。

湛九江对那块黄金一直都怪挂念的,怎么说好歹也是他第一次遇到的宝藏, 尤其跟梁季文确定关系后, 他这心里就更放不下了, 怎么说也是他跟梁季文的定情信物了。这次在黑市里瞧见, 湛九江这么说都得将这块金子拿下来。

梁季文当初拿出来的金条有两百克, 而且当初那些毒枭为了方便交易,上面都是没有银行标志和编号,方便交易,自然也方便了梁季文。之前梁季文说见者有份, 分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给湛九江, 所以卖出去的金条大概有一百三十克左右。梁爷爷拿金条买粮食的时候,粮食有市无价, 好歹换回了三十斤黄豆和二十块钱。

不过现在的行情和当初不同,当时银行的一克黄江的收购价只有一块多。现在的金价可比当年的金价高多了,不过湛九江不在意,他兜里只有三块钱的时候就敢把三块钱花完, 现在兜里有上万块了,他可不就得使劲花吗?湛九江都不在意梁季文就更不在意了, 好歹空间里还有几十上百亿的物资嘞。

湛九江换回了心心念念的宝藏金条,又淘换了一件破旧得较为厉害的唐三彩,一个宋代的洗笔,七方上好的徽砚台,一大把毛笔,三个竹雕笔筒,十几卷带着虫洞的仕女图,一大担子破烂家具,另外还有一块成色中等的j-i血石印章,不过早就被人磨去了字。这些东西总共加起来才花了三十多块钱,另外的钱全花在金银首饰银元铜板上了。

梁季文手里的金银本身就不少,除去白捡八十多公斤的金条不算,他还有一些金银首饰和工艺品,大部分都是买来留作纪念或是送人的,加起来大概也有三千多克。这些年陆陆续续地也收了十来斤的金首饰,另外还有二十三条大黄鱼。

他最早开始收金银首饰,是在一九六八年的时候,手里“光明正大”的钱多了,黑市也熟悉了,就渐渐地开始收金银器物。黑市里金银买卖是除粮食外最受欢迎的东西。但是金银被强制性规定只有银行可以收购,价格不高。六八年的时候一个黄金只收一块六毛钱,一块袁大头才收九毛钱。直到这两年,黄金价格才开始涨起来,一克黄金八块三。

这些年华夏的金价一直没有和国际接轨,国内的金价一直比


第89节(2/5),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TXT下载